燕京理工学院获评央广网“2022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范高校”称号
发布时间:2022-12-27 17:40 点击量:
本网讯(记者 李家曾 付盛通 刘婷婷)12月27日,声彻中国•2022央广网教育年度峰会在京举行。峰会邀请教育行业专家、著名学者、优秀教师等众多大咖分享优质教育观点,探讨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传播先进教学理念。经过品牌展播、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燕京理工学院获评“2022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范高校”,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霍德才做客访谈间。
燕京理工学院获评央广网“2022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范高校”称号
在声彻中国•2022央广网教育年度峰会访谈间,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霍德才分别从两方面介绍了燕京理工学院2022年所总结出的工作经验:
就业指导与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霍德才作客直播间
在就业指导方面,一是注重就业市场开拓,立体多维融合各方资源。今年,“访企拓岗”114家,切实拓展了就业市场。新引进了百余家知名企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借助外部资源力量,积极联系专业招聘网站联合举办了10场大型网络招聘会,将海量的优质岗位推送给毕业生。二是改革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就业育人实效。对各年级授课内容进行改革,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将跟学生息息相关且关心关注的内容加到课程中去,激发低年级树立就业意识,鼓励高年级主动创新就业,将就业育人工作体系与就业指导课程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推进困难群体帮扶,积极落实求职补贴。对困难毕业生建立台账,实施“一对一”帮扶,一生一策,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为515名2022届困难毕业生成功申报一次性求职补贴,合计超100万元。
在校企合作方面,一是打造十大实习就业基地群,发挥企业集群效应。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今年,利用地缘优势,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搭建了十大实习就业基地群,汇集近千家企业,满足了校企需求对接、市场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等发展需求,形成了“专业化、高端化、集群化、链条化”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创新企业专场宣讲形式,开展“直播带岗”活动。4月和10月,组织了两期“直播带岗”活动,参与企业20家,均为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提供103个岗位,招聘900余人。三是全方位多渠道链接企业,打造精准有效企业数据库。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整合各种企业资源,不断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云就业平台。截至目前,燕京理工学院搭建的云就业平台上入驻企业共计7975家,较去年新增近1200家企业。同时利用网站“精准推送”功能,每天为学生推送招聘信息3-5条,为学生提供精准化、全程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霍主任说,燕京理工学院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之路和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和培养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办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燕京理工学院的办学初衷与定位。在即将到来的2023年燕京理工学院也将持续发力,接续奋斗办好高等教育,不断地创造新动能新优势。
央广网教育年度峰会领奖现场
在“六稳”“六保”的环境下,就业工作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在燕京理工学院的接续奋斗和努力下,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创新建立了“一把手,两条线,四级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推进机制。截至2022年8月底,燕京理工学院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03%,到12月初,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了95.27%。
燕京理工学院自2019年坚持走高水平、高质量、创新发展和内涵驱动发展之路,通过验收并被列为“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到2022年构建新时代特色发展新生态。三年之中守正创新,探索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形成办学发展新动能,激发师生员工创造更有价值民办高等教育服务的新动力。应用型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更加明确,治理结构更加科学有效,学科专业建设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形成了多种转型发展特色模式。
燕京理工学院将坚定的找准新时代的坐标和脉络,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办学发展,坚定信心,持续向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创新型民办大学的目标前进。